丰顺县志(清光緒10年[1884])卷之五记载:张长发,蓝田埔仔寨人,乾隆乙卯科中式任广州新会县学教谕。

image001.png

埔寨张氏念三郎公十二世孙長發中舉(1795年)回郷后,清政府賜給凉傘一圍;二面彩旗;二面馬頭鑼;另在南門坪宜謙公祠東側豎有“石旗杆”一座,以示嘉獎。(1795年﹣2022年)至今已227年了。
  注:旗杆夹二條長石長295公分(注順科);石柱厚20公分(注富貴);石柱一側刻有“乾隆乙卯恩科中式二十二名舉人張長發”;石柱下面有六角型的底墩;二條石柱突出墩面120公分(注登科)。四周用石鎖卡住,大面向南北。這座經歷二百多年歷史的文物, 1972年間人为毁倒在地,经族人倡議和組織下,“石旗杆”於2000年冬重新豎在元祖公祠圍牆内東側角。
  原有柑园绍衣堂南门外竖的旗杆夹是柑园 四房书县公第四子为迎公任潮州知府中堂所配。
  据埔寨族人说,在东门坪、楼下凤书楼、张时宗祠等地均竖有旗杆夹,是为何位族人功名所竖立,有待考证。

image003.jpg
  元祖公祠圍牆内東側角旗杆夹

旗杆夹资料介绍:
  在隋唐时期,中国设立了科举考试制度,它是我国古代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。到了明清时期,科举制度被发扬光大,并成为了知识分子跳出寒门,飞黄腾达的必由之路。
旗杆夹,又称夹杆石、旗杆石、功名旗杆夹。中国古人在科举及第后,一般会在宗祠的前面或者陵墓前树立两块旗杆夹。它由两块竖着的石头组成,中间插上旗杆,夹杆石上,镌刻上考试者的姓名与名次以及生平事迹,作为宗族功名的象征,用以激励后人。
  旗杆夹高约2米左右,在露出地面的条状石头上,各开有两个孔,以便置入旗杆。两条旗杆石相聚约30-50厘米,旗杆一般选用大口径的杉木,高度在几米到十几米不等,在旗杆的底部开有两个孔,然后用硬木将旗杆夹与旗杆相连接。
  旗杆夹的底座,一般都有精美的吉祥图案,比如祥云、植物等,比如上面的葫芦图案,就代表着福禄后世,多子多福。并且一般有三种形状:四角形、六角形、八角形,其中,四角形代表秀才,六角形代表举人,进士以及四品官以上是八角形。
  旗杆的上部,也有一些学问,进士出身会做成两个四方斗,举人做成一个四方斗,贡生则没有四方斗。同时,功名也分为文武两种。
  文功名的旗杆顶部通常做成笔锋,武功名的旗杆顶部则做成刀戟形。举人、进士不需要垫基石,贡生则需要垫一块圆形的基石,叫做磐石垫底。
  一般官衔越大,旗杆夹也就越宽,旗杆也越长。
  在中国南方地区,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,宗祠文化繁盛,很多宗族祠堂前面仍然保留着旗杆夹。但是,木制的旗杆由于年代久远,早已无法寻觅,只留下空空的旗杆夹,成为历史的见证。
  另一类比较特殊的是石旗杆。
  石旗杆不多见,一般在客家地区。客家人有一句俗话:“三年中一举,旗杆夹石起。”在福建漳州、龙岩等地,一些村庄的祠堂前面,立着一簇簇石质的旗杆,它的材质通常是青白石,形状有方形也有圆形。它最初是由两个石墩组成,后来人们为了镌刻方便,就采用石碑的形式,石碑上面刻着荣誉人的姓名、及第时间、辈分、官衔等,上端则有龙凤雕饰。在福建省南靖县的塔下村,保留着宗祠建筑“德远堂张氏家庙”,在它的两边竖立着数量众多的石旗杆,由族人张振东清嘉庆十七年回乡拜祖时所建,一共有19根,高约10米,蔚为壮观。

image005.jpg
福建省南靖县的塔下村
kejiayuan客家缘网站2022.1.21图文